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捧角
聂鑫森
风云票社聚集的是一群京剧票友,选捧的是京剧团的谭派老生宫商羽,只要有官商羽的戏码,票友们就会互相吆喝着买票进场,然后是一个“好”接一个“好”地叫得声嘶力竭,有人讥讽风云票社是疯子票社。社长雷宏生听了哈哈大笑,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也是疯子,这才相配。”
雷宏生是个码头工人,自小就爱看京剧,尤爱看谭派戏。宫商羽的爹是谭派名老生,儿子也是,雷宏生觉得宫商羽有很多地方胜过了他爹,比如《四郎探母》中“出关”一折,饰杨四郎唱“泪汪汪、哭出了雁门关”,他爹唱时拉一长腔,宫商羽改唱成急促的短腔。有人问:“雷爷,好在哪里?”雷宏生说:“此时四郎探母心切,行色匆匆,唱长腔就显得悠闲,不合情理。”“雷爷,你是真懂戏!”
岁月如流,雷宏生年届古稀了,宫商羽从十八岁唱红,已是花甲之人,便向剧团递交了退休申请报告,雷宏生听说后,立马领着几个人去拜访宫商羽,苦苦劝阻。
“宫老板,你功夫扎实,还可以唱个八年十年的,你不能冷了戏迷的心。”
“雷爷,我感谢各位多年来的呵护。我自感年岁不饶人,嗓子有时就吃力,只是你们看不出,《四郎探母》中‘坐宫’一折,我唱‘叫小番’的嘎调要翻上去就不容易了,心里犯怯。”
“宫老板,你放心唱,我们在台下观场哩,武捧和文捧都不弱。我想,剧团领导也不会让你退休,那会影响票房收入的!”
宫商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初夏时节,古城忽然沸腾起来。从北京和沈阳邀请来两个京剧团,加上本地的这个京剧团,在雨湖大剧院轮番演出谭派老生戏。北京、沈阳的谭派老生都只五十岁上下,中央电视台多次现场直播他们的演出,论辈份,宫商羽是师兄,出名比他们早。三个老生聚在一块,颇有点打擂的味道,先由三方拟定谭派名剧的戏码,各书于小纸条上,捏成小团子,摸到什么戏码就演出什么戏码。
宫商羽摸到的纸团子上,写的是《四郎探母》,而且是第一场演出。
雷宏生欣喜欲狂。《四郎探母》宫商羽几年不唱了,他们要好好过一回戏瘾!对于捧角,雷宏生胸有成竹。动员本社成员多买票,要分坐几个区域的位子,每个区域集中坐十几二十个人;在关键处叫“好”,不是瞎叫乱喊,声音要齐整要有韵味,这叫武捧。他特意交代,“叫小番”嘎调往上翻时,在“小”字出口时就要齐声喊“好”,声音要洪亮,要连续不断。至于文捧,票社中有多个笔杆子,商老板演出前一天,先写文章发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