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出 >> 演出前景 >> 正文 >> 正文

5个剧目6场演出,大武汉之夜线上线下

来源:演出 时间:2023/3/2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9日讯好剧看不停,5月20日-23日晚,“大武汉之夜”云上艺术季正逢长江日报读者节,宠粉加倍:5个剧目6场演出,让“汉粉”们线上、线下好戏连连看。

“戏聚盛典”名家演唱会。

“五一”假期,“大武汉之夜”云上艺术季“花开盛世满庭芳”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超华丽的演出阵容,让网友赞叹“大武汉不愧是戏码头,群英荟萃”。

5月20日晚,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再次带来大戏—“戏聚盛典”名家演唱会。该演出曾是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的开幕大戏,由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25位名家同台献艺。他们中多位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其中重庆川剧院的沈铁梅是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武汉京剧院的刘子微和天津评剧院曾昭娟是“二度梅”获得者。届时,名家们将带来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川剧、豫剧等多个剧种的精彩演出。在众多剧种中,要数京剧的演出阵容最为强大,汇集了来自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以及湖北、山东、沈阳、贵州等戏曲重镇的艺术家,将呈现多个流派的精彩唱段。

继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尘埃落定》亮相“大武汉之夜”云上艺术季后,5月21日晚,琴台大剧院将带来大型原创历史话剧《甲午祭》。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该剧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以中日甲午战争前10年到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历史事件为依据,通过展示李鸿章这位晚清政府“裱糊匠”的经历,回顾了清政府对日外交及甲午战败的全过程,探寻了甲午战败的原因: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腐败须铲除,变革须彻底!全剧除了引子和尾声,一共分十七场戏,一部2个多小时的话剧用戏剧化的方式展现时代风云。

音乐剧《种在屋顶上的长春花》剧照。

“把月季栽到屋顶之上,我仿佛看到了诗和远方……”5月22日晚,武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演出的原创音乐剧《种在屋顶上的长春花》将在“大武汉之夜”云上艺术季上演。

音乐剧《种在屋顶上的长春花》主要描写了扶贫干部路瑶瑶和当地代理村主任李春天、村支部书记苏光明,以及全体党员干部一起,先后成立云水村民间艺术团、实施农网改造,以种植微型月季打开旅游市场,发展生态旅游和相关产业的故事。剧中,从李春天家屋顶上的长春花,到长春花遍布全村,展现了村民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该剧于年首演,借鉴西方音乐剧的成熟架构,在讲好农村题材故事的同时,用30余首原创歌曲串联起全剧九幕的篇章,其中以不同音乐体裁贯穿全剧的主题曲《月季》、旋律朗朗上口的男女声重唱《诗和远方》,都让人记忆深刻。

当精湛的杂技技艺演绎难忘的故事、温暖的人间烟火,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再次浮现在观众眼前。由武汉杂技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杂技剧《英雄之城》,自去年7月10日首演以来,每场演出都收获强烈反响。“一半揪心,一半震撼”是《英雄之城》给观众带来的最大感受。5月23日晚,《英雄之城》将在线上与观众见面。

该剧以时间为轴,由《过年》《寂静中的光芒》《极速,十四天》《春之韵》《最美人间烟火气》《您的祝福已送达》《扬帆追梦》《尾声》等八个单元组成。武汉杂技团将传统优势技艺与全新作品悉数奉上,其中既有屡获大奖的《杆上技巧》《绸吊》《黄包车》等节目,以及经典复排节目《女子车技》,也有全新原创节目《浪船飞人》。

此外,5月21日-22日晚,京剧《母亲》将在天一戏院亮相“大武汉之夜”,邀请位“汉粉”近距离体验戏曲的魅力。(文

长江日报记者范雅琴通讯员夏晨周媛媛宋鹏陈海波海报制作

邹晓敏)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