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出 >> 演出资源 >> 正文 >> 正文

重温老电影李忆兰和新凤霞都演过巧姑娘

来源:演出 时间:2022/6/14
新凤霞和李忆兰是经常被人提及的一对姊妹花,新凤霞婉约多姿,似燕衔春雨,李忆兰朗朗清韵,如秋水莹明。两人的艺术造诣别具高雅,各执奎元。在电影艺术上,新凤霞在年排演了《刘巧儿》,家喻户晓,大江南北无人不知。这部电影为新《婚姻法》的实施打了前站,新凤霞饰演的刘巧儿也成为了中国女性心中的标兵,男性梦中的女神。时隔两年,李忆兰也排演了一部电影——《画中人》,在片中,李忆兰饰演画中“仙子”巧姐。十年前,读大学时的我观摩过这部影片,剧中皇帝的扮演者是陈佩斯的父亲陈强。剧中的巧姐要从画中款款走下,像田螺姑娘一样为她的爱人庄哥烧茶煮饭,料理家务。不得不说,当时的我十分惊羡于“十七年”时期的抠像技术。这也是一部载歌载舞的电影,今日看来,别具民族神话之高雅。二人两部电影,一今一古两个巧姑娘可称得上是奇峰叠翠,各有千秋。时隔五年,年,二人又合作演出了电影《花为媒》,新凤霞饰演张五可,李忆兰饰演李月娥。张五可“玫瑰花开”,李月娥“闺房绣线”,张五可“慢闪秋波”,李月娥“水平波静”,五可“花园观花”,月娥“欢笑一堂”,直至洞房,二人互赞互夸,“李月娥遮衫绣”,“张五可用目瞅”……二人均以闺门旦应工,一冷一热两个美人,古今无双,观呼解颐。我曾费三万字笔墨写过一篇《“十七年”时期评剧电影研究》,其中专门论述过《花为媒》,最终我发现评剧剧目中《花为媒》的文学价值可执牛耳,这不仅因为它的戏文好,其剧脉清晰,冲突相宜也是不在话下的。如果说评剧中再找一个能与之比及的,我想是高琛编剧的《无双传》了,“七夕”“宫墙怨”自不必说,就连尾声之前的“饮鸩”也是句句华彩:“化作连理同根长,枝枝叶叶紧、紧相连,化作鱼儿双、双比目,冲破那惊涛骇浪同往还。生生死死情不变,对对双双,对对双双化云烟。凤管鸾箫歌不断,高歌我万古千秋、千秋万古好姻缘。酒哇酒,你本该当作了合欢盏,却怎么你当了杀人的剑龙泉!饮了你,肝肠断,饮了你,断送二九好华年。总算是清清白白一尘未染,昏王你费尽了心机也枉然!”更为有趣的是,李忆兰与新凤霞都有此剧,前者与女小生袁凤霞先演,而后新凤霞与张德福再演,二人又共同缔造了评剧史上的一大奇观。目前能听到两位前辈关于这个戏的录音,就人物而言,新凤霞的无双更为身单瘦怜,李忆兰的无双更显节烈至刚。因此,新凤霞的“清秋凉夜”就显得哀婉动人,李忆兰的“一重关”就尤为悲烈恸人。美中不足的是,李忆兰版的《无双传》没有“查抄”一场,这就削弱了古押衙这条重要线索。《无双传》与《花为媒》相比,前者改编于唐传奇,剧情受人物的羁绊较多,京剧这出戏叫《古押衙》,花脸唱主角,剧情推动力更足一些,毕竟这是一篇侠义小说,不是单单的才子佳人的缠绵童话。花部乱弹以后,文学性较高的戏曲剧目可谓凤毛麟角,像翁偶虹《锁麟囊》这样的剧本真是妙笔天成。老铁们,评论区说出你心目中文学性最高的戏曲是哪一部吧!贺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