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出 >> 演出资源 >> 正文 >> 正文

国内四大抄袭动画,其中三部曾在央视播出,

来源:演出 时间:2023/12/9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国内动画出现抄袭的现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果要全部盘点一遍,就会发现四处都有内鬼。

当然,这种现象随着国漫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少。

毕竟原创才能走得长久,抄袭就是一时热度。

今天笔者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国内动画抄袭界的“四大天王”,其中三部曾在央视台播出,令人无语。

它们凭借着“能抄则抄,不能抄也要创造条件抄”的精神,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了国内动画的泥石流。

01《大嘴巴嘟嘟》

乍一听这名字,笔者还以为这位和大耳朵图图有什么亲戚关系。

结果一查,

好嘛,抄袭关系。

《大嘴巴嘟嘟》抄袭《大耳朵图图》的内容,多是剧情和形式,比如图图讲道理的部分,以及妈妈生气时候的样子。

画面上抄袭的部分并不多。

在画面上,《大嘴巴嘟嘟》的主要抄袭对象是《蜡笔小新》。

一帧一帧地抄,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蜡笔小新》的汉化作品。

就连台词与剧情节奏都相差无几。

唯一的差别,大概就是人物形象了吧。

不知道蜡笔小新,在知道自己汉化之后变成了光头,

会不会来找大嘴巴嘟嘟打一架。

标题笔者都想好了:

梦幻联动!经典动漫《蜡笔小新》与国内动画首次同台演出:反抄袭大作战!

《大嘴巴嘟嘟》的配音和配乐都是直接照搬的《蜡笔小新》。

明明是两部动画,后期却一模一样。

这种明晃晃的抄袭行为,想不发现都难。

关于后期问题,曾有记者致电《大嘴巴嘟嘟》的制作方。

这个无锡某数码动画公司的顾总却回答:“这是因为我们请的是台湾配音演员,恰好呢,与《蜡笔小新》配音演员的音色相似。”

这位成功人士认为:

《大耳朵嘟嘟》与《蜡笔小新》只是配音相似,其他内容都是原创(理由是大嘴巴嘟嘟不色)。

所以笔者截的图都是巧合咯?

这1:1的相似度。

该是有多大的缘分才能让你们相遇啊。

02《汽车人总动员》

看清楚,这不是《赛车总动员》,

而是《汽车人总动员》。

这也是一部动画电影。

由上图中的卓建荣导演执导。

二者的海报,也是惊人的相似。

最绝的是,“人”还被图标挡住了。

设计海报的人,是从“夺笋”学院毕业的吧?

和熊猫抢笋能有什么好果子吗?

这不就被告了?

这部电影是在上映之前匆忙改名的,原名叫做《小小汽车工程师》。

当时的导演曾对此事死不承认,还在微博上公开发言。

结果被法院判定抄袭成立。

03《高铁侠》

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年。

高铁侠抄袭的是日漫《铁胆火车侠》。

年的老番,因为这事惨遭鞭SHI。

《高铁侠》中的很多画面,与《铁胆火车侠》中的画面高度重合。

就是更加清晰了一点。

看起来像个优化重制版。

其中包括地图、标志性建筑、人物动作、剧情等都基本上是一模一样。

但是即便是这样高的,也依然没有定性为抄袭。

大家可以查看相关百科。

笔者截了部分百科上的内容。

从这一段描述可以看出,当初的导演,以“高铁”不是“火车”,以及融合了中国元素等理由。

表示《高铁侠》没有抄袭。

而至今,也有人认为《高铁侠》抄袭事件,是日漫找茬。

不属于事实。

04《心灵之窗》

这部动漫抄袭的是《秒速五厘米》。

一些场景也是照搬。

就连光影都相差无几。

因为穿上马甲、加了标牌,大家就认不出来?

人物的一些造型。

不知道以为这是换装游戏呢。

《心灵之窗》曾经获得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然而它的文艺创作却是这个模样。

很多动漫之所以会照搬分镜和背景,是因为这样做能够节省下大量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样的行为很省事,却不可取。

赚着原创的钱,打着原创无敌的旗号,干的却是照搬别人的成果的事。

想要赚取什么样的利益,就首先要付出相应的东西。

或许会有人说,只要作品正能量,这些都可以理解。

可是这些人却忽略了,这种作品的存在,本身就不是正能量。

抄袭与蹭热度的作品,不仅仅是伤害了原创者的利益,也同样是一种与同期作品的恶性竞争。

别人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却凭借抄袭作弊。

这本身就不合理。

而纵容这样的行为,其后果同样可怖。

不管抄袭之后,以后的我们,还能够看见原创的作品吗》

显然不能。

与其将同理心放在抄袭者上,不如去放眼看看那些已经逐渐消弭的原创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