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演出市场的发展,票务网站开始成为演出市场举足轻重的一个角色。大麦网、永乐票务、聚橙网、中演票务通已在演出市场耕耘数十年。而资本也早将触角伸向了这一领域,目前,大麦网已获得3轮融资,并曾两次拒绝过世界票务公司特马捷的收购请求;永乐票务日前也获得了来自蓝港互动的投资,聚橙网分别在年、年获得两轮数千万元的投资,并打算今年在创业板上市。
从运营模式来看,这些传统票务公司已不满足于票务运营,纷纷抢占上游内容资源,或布局线下渠道,或投资电影,或与网游公司合作开发IP(知识产权),或运营剧院,或收购海外剧场。他们已经从演出市场的“中介”逐渐成为“配角”甚至“主角”。
案例一:永乐票务:布局全产业链
近日,蓝港互动投资万元入股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乐”),双方将在游戏、电影、舞台剧等领域合作。其经营的永乐票务具有超过5万场文化演出、体育活动的票务运营经验,在全国已设立10余家分支机构。在永乐票务的基础上,年,永乐成立永乐影业,目前已发行和投资多部电影,如《智取威虎山》、《十万个冷笑话》等作品,未来永乐影业还将进一步扩大电影领域的业务。
玩转文化投资
“永乐跟蓝港互动的合作,IP开发就是最大的契机。蓝港互动和我们对大娱乐和泛娱乐的看法和理解很一致,未来在项目IP开发上会有更多共同收益。”永乐董事长杨波表示。
对票务行业而言,无论是演出还是赛事,它的体量是有限的,而且受制于资源。怎么说服像蓝港互动这样的投资方呢?杨波表示:“这个需要从IP的内容开发和建设上来说。永乐十来年已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通过深度的用户数据挖掘,洞察用户的喜好,发挥品牌优势。现在永乐已跟互联网公司展开深度合作。IP开发对永乐来说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把线上好的IP通过线下资源转化过来,提升品牌竞争力。”
年,永乐影业参与发行的动漫大电影《十万个冷笑话》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杨波透露:“《十万个冷笑话》这种爆冷项目,是我们从40多部电影里精心挑选的,国内电影赔钱的多,赚钱的少,想找到一部有潜力的作品非常考验投资者的眼光。”
年,永乐影业的投资计划主要基于两个方向:一是联合IP开发,如在游戏、动漫、电影、舞台剧等领域寻找优质的IP来开发;二是只做线下,永乐的线下有很好的优势,通过线下把IP资源整合之后,再做复制。
目前,永乐跟中融信托联合发行了一个基金产品——乐融融,这是针对文体业务做的理财产品,中融信托也是首次做了文化品类的尝试。“我们不仅在基金层面,还会在其他层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因为平台上有大量项目,我们会在平台上加一个基金板块,用这种方式把消费者和基金管理方整合在一起。”杨波说,“这个模式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在此基础上我们会成立一些基金公司,在资金上支持永乐体育、影业、演艺3个板块的发展。”
掌握内容资源
从年成立到现在,永乐在票务行业已摸爬滚打10多年。年,恰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改制,当时,永乐以万元买断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16场演出,将当时只有10元、20元的票价进行合理调配、提升,16场演出获得了万元的票房。这是永乐第一次尝到“内容为王”的甜头。
在内容资源匮乏的演出行业,一个票务公司对上游演出资源无法把握就容易陷入窘境,没有演出或者没有好的演出时,票务公司该怎么活?
因此,种种原因都促使杨波开始往上游内容资源靠拢。“拿到优质内容的同时就拥有了用户,因为别人没有的内容你有,你便可以做独家销售,用户就是你的。”杨波表示,“首先要把用户黏住,不管是卖体育票、电影票还是演出票,如果无法控制上游内容资源,放在哪个网站上卖都一样,而永乐是要做源头和闭环。永乐未来要在IP上跟很多战略合作伙伴达成股权关系,是因为要联合开发有核心价值的内容,真正达到共赢。”
当下演出市场的萎靡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目前上游产品并不丰富,作为一个平台,只能主动学会解决内容资源问题。杨波认为:“演出与电影不同,电影可以天天挑内容,但演出不一样,我不能要求张学友和周杰伦天天演出,那么卖什么呢?必须自己制造内容,所以我们在多个国家准备成立自己的公司,目前韩国公司已经成立。这样在内容的引进方面能占主导优势。永乐会对上游的内容资源做深度研究和开发,保证平台上有更多内容服务于消费者,保障永乐在产业链当中规划的完整性。”
做强文化科技
“永乐未来还要成立一家科技公司——永乐科技,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营方式。”杨波表示。现在全国已有多个剧场拥有永乐的电脑联网售票系统,如国家大剧院,它的预定系统、客服系统、销售系统、网站等所有科技类建设服务均由永乐提供;再如故宫,永乐为故宫也定制了一套线上销售系统,通过O2O方式,在永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