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11月12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的音乐会上。
朱逢博出现在舞台上。
她身穿宽大的袍子,优雅的站在舞台上开展歌喉。
一曲作罢令人久久回味。
朱逢博是一位歌唱家,更是“歌坛圣女”,是无数70年代与80年代人心中的女神。
她四十多年的歌唱生涯,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更是影响了几代人。
尤其是她的民间唱法和美声唱法,已经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
她这一生都奉献在了舞台上,与丈夫施鸿鄂的婚姻更是令人羡慕。
当年丈夫去世后,她拒绝下葬遗体,“痴情守候骨灰14年”。
今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朱逢博的人生与爱情。
朱逢博出生在年。
那个年代没有人能够安稳生活。
她也是跟着父母颠沛流离,辗转各地。
直到8岁才回到故乡济南。
她的父亲是水利工程师,所以她也很喜欢理科。
后来考入了同济大学建筑系。
一心一意学习建筑,梦想自己能成为一名建筑师。
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也很努力。
学习更是班中的佼佼者。
尽管是一个女人,却从不抱怨建筑工作的苦和累。
而是每日在各个工地穿梭。
23岁那年,朱逢博去了一处工地实习。
身为建筑师,每日都要在工地勘测和绘图。
那天,上海歌剧院去工地慰问演出。
平日里朱逢博在工作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哼唱两句。
工友们也都很喜欢她唱歌,所以那天歌剧院演出的时候。
工友们合力将她推上了舞台。
原本朱逢博有一些害羞,但看着台下工友们的期盼。
便也大大方方的唱了一首歌,这首歌不仅仅赢得了工友们的赞赏。
还引来了歌剧团领导的注意。
歌剧团结束表演后,领导便找到朱逢博。
请她留在歌剧团,不过朱逢博拒绝了。
她想要专心做建筑,为祖国添砖加瓦。
但领导坚持让她发挥自己的天赋,百般劝说后朱逢博同意了。
之后调令下来后,她被调到了上海歌剧团。
朱逢博刚到歌剧院的时候,还处于学习阶段。
日常的工作,便是练习基本功和为舞台表演拉大幕。
当初王昆老师最拿手的表演便是《白毛女》。
每一次表演的时候,都是朱逢博拉大幕。
渐渐的王昆老师注意到了她。
有一次王昆老师让朱逢博唱两句,听完之后便认为她很有天赋。
于是常常请朱逢博听她唱歌,慢慢的朱逢博也能完整的唱下来。
年,上海舞蹈学院将朱逢博借调过去。
为的就是让她演唱《白毛女》中的喜儿。
这一唱,唱出了名声,慢慢的也成为了台柱子。
在她的心中,如果没有王昆老师便没有她的今天。
如果说王昆老师为她搭好了上台的阶梯。
那么丈夫施鸿鄂则是她的引路人。
那年她跨行进入歌剧院后,被送去了音学院进修。
在音乐学院结识了老师施鸿鄂。
施鸿鄂是上海人,比她大了三岁,16岁就考入了音乐学院。
毕业后也被分到了上海歌剧院。
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还曾在国外进修,拿过无数奖项。
因为优秀所以是台柱子,爱慕他的姑娘更是数不胜数。
这其中就包括朱逢博。
她也非常想要让施鸿鄂老师指导她几句。
然而施鸿鄂却认为一个小姑娘,能唱多好,甚至说:你的歌没什么好听的。
朱逢博听到这句话很不乐意,她的思想中,老师就是要教导学生。
于是追着施鸿鄂去了楼上,却没找到施鸿鄂。
第二天她接着去找施鸿鄂,找不到就接着找。
终于施鸿鄂被她打动,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唱几句。
这一唱,施鸿鄂发现这个女孩很有天赋。
于是开始教导她,朱逢博为了学习都不顾害羞。
无论施鸿鄂说什么,都雷打不动的去请教。
慢慢的施鸿鄂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但他不敢告白。
其实朱逢博也在日常相处中爱上了他。
但早在她进入歌剧院的时候,领导就曾告诫她:30岁之前不要恋爱。
再加上她是一个女孩子,施鸿鄂又是那么优秀。
种种原因之下,她从不敢说出情意,只能悄悄的将施鸿鄂放在心里。
两个人是双向暗恋,却谁也不敢捅破窗户纸。
直到年的7月份,有一位热心的同事,为施鸿鄂介绍了对象。
朱逢博得知后心急如焚,自己万万不想看到施鸿鄂与她人在一起。
于是立刻给施鸿鄂写了一张纸条,在7月26日递给了他。
纸条上写着:晚上11点,在排练厅等我。
当时施鸿鄂收到纸条后,内心也是砰砰跳动。
两个人都十分紧张,好不容易熬到11点,但是天空下起了大雨。
不过谁也没有因为下雨而爽约,两个人都去了相约地点。
那天朱逢博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见到施鸿鄂后只说了一句:
“8月1日,我们结婚,我喜欢你很久了,可你一直不表白”。
施鸿鄂听完朱逢博说的话,才明白对方也是喜欢自己的。
慌忙之下他紧紧的抱住朱逢博。
年的8月1日,两个人领取了结婚证,成为了夫妻。
他们没有办盛大的婚礼,只请了两三桌好友。
就连婚房都是歌剧院的借的,房间里面只有一张钢丝床,两把椅子和凳子。
最贵重的东西便是一架二手钢琴。
面对如此简陋的房间,施鸿鄂满心都是愧疚。
可朱逢博一点也不在意,她满心都是喜悦。
能嫁给自己爱的人,哪怕日子再苦对她来说都是甜的。
婚后他们生下儿子施劲,之后就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事业当中。
她不仅仅开始成为各种舞团的独唱演员,还有许多外出演出任务。
甚至在年,还去了加拿大。
80年代的时候,她还翻唱了许多国外的流行歌曲。
成为国内最早的流行歌手。
更是在48岁那年,成立了上海轻音乐团。
培养了无数的男高音歌唱家,带出许多优秀学生。
在她成名的路上,离不开丈夫的支持。
年的时候,她累计演唱了两百多场《白毛女》。
过度演唱导致她的嗓子“倒嗓”。
“倒嗓”对于她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不小心就不能在唱歌了。
当时朱逢博并没有放在心上。
还是施鸿鄂发现不对,带她去检查才知道嗓子中长了两个小节。
于是立刻带朱逢博做了手术,康复后便带着她练习西洋演唱的发音和气息。
在丈夫的帮助下,朱逢博终于掌握了最正确的气息和发音。
从此再也没有伤到过嗓子。
外界都说他们是乐坛伉俪,是乐坛人人羡慕的夫妻。
可惜施鸿鄂没能陪伴朱逢博到最后。
那年,施鸿鄂患上了心脏病,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
令人心酸的是,两位乐坛举足轻重的人,却拿不出一万多元的手术费。
原来他们虽然演出很多,却因为是单位领导没有演出费。
而且平常录专辑的钱,也都交给了单位。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所以在丈夫要做手术的时候,家中全部积蓄只有多。
无奈她只能借钱给丈夫做完了手术。
手术后,她推掉了一些演出,专心在家中照顾丈夫。
可惜丈夫没能坚持到底。
年的3月11日,丈夫在家中说自己不舒服。
朱逢博不医院。
还未等她叫车,丈夫就倒在沙发上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4岁。
丈夫离去后,朱逢博悲痛欲绝,她根本无法接受丈夫不在身边的事实。
为了能够守着丈夫,她在葬礼办完后,没有下葬骨灰。
而是在卧室中摆放了一张台案。
上面摆放着的是丈夫的照片,还有丈夫的骨灰盒。
她还贴心的在周围摆放上了丈夫生前的唱片。
如今丈夫的骨灰在她的卧室,已经摆放了14年。
每日只要朱逢博在家,她就会对着丈夫和骨灰盒说上几句话。
仿佛丈夫还在身边,有时候也会说起自己与丈夫的回忆。
明明是笑着说的,却总是流下眼泪。
她也经常在家中听丈夫的唱片,看丈夫写的声乐笔记。
太过思念丈夫,就会弹弹钢琴,唱丈夫生前最喜欢的曲子。
她还会给孙女讲述自己与丈夫的爱情故事。
有时候孙女会说:奶奶你可真前卫,主动追爷爷。
听到这句话,朱逢博会笑,然后说:我不追,爷爷就跟别人走了。
她与丈夫的爱情,永远埋在心里。
小结:
如今朱逢博老师已经85岁了。
她很少外出演唱,总是在家侍弄花花草草。
偶尔和台案上的丈夫说说话,日子悠然自得。
但无论她多大的年纪,她在歌坛的位置,都是永久不变的。
而她的故事也令人感动,当我写完这个故事的时候,眼中有泪心中有疼。
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演唱,也同样的热爱丈夫。
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
本文内容及图片全部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这样的文章,不值得点一个“在看”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