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正式开启前,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组建了融媒体报道小组,力图发挥全媒体优势,通过新技术搭建新平台,实现多种形式的内容产出,并进行融合创新传播,为读者带来更及时、更精彩、更多样的报道。
全媒体时代的报道,无论采访方式还是展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充分发挥“统一指挥、统一把关,一次采集、多次发布,多元呈现、多媒传播”功能,“策、采、编、发、传”全流程紧密协同、高效运转,“报、网、端、微、号”无缝衔接、互为补充,视频、长图、图文等融媒体产品各展其长。
中国艺术节不仅是艺术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已经落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记者讲述采访报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历练、感悟与思考。
展示舞台艺术领域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本端记者刘淼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和一名舞台艺术领域的观察者,每一届中国艺术节不仅是我不遗余力进行报道的重点对象,也成为我观察一段时期内舞台艺术领域创作风向的绝佳范本。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主体活动之一,第十七届文华奖在艺术节期间花落各家。今年,经过严格的申报、初评、公示等程序,共有39部舞台艺术作品入围文华大奖终评名单,包括音乐舞蹈杂技类13部、话剧儿童剧类9部、戏曲类17部。纵观这些作品可以看出,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近年来的创作主流。
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丰富,不仅与近年来我们经历的一次次重要时间节点有关,如改革开放4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更与国家的文艺政策引导、创作资金的大力扶持等紧密相连。在此背景下,一大批贴近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传承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也成为阐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围绕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或聚焦重大历史事件,或专注描摹英模人物,成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更是舞台艺术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创作了不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品力作。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结果揭晓,15部作品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些作品实至名归,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舞台艺术领域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但任何的创作都会有遗憾。如何在得奖之后继续精雕细琢、打磨提升,让作品真正攀上高峰,仍然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不负人民,奋勇前行。
媒体人自当不忘初心
本端记者罗群
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举办,从前期赴沪做融媒体报道准备,到闭幕式结束、站完最后一班岗,我与领导、同事一起在上海奋战了20多天,成果见诸报端、屏幕,上海各大剧院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那块可拆卸、可移动的采访背板,至今为人们所记得。
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京津冀三地举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采访改为线上进行。少了一点“促膝对华灯”的酣畅,多了一份“天涯若比邻”的牵挂。舞台艺术创作的勃勃生机、文艺工作者的孜孜以求、艺术爱好者的心心相印,仍旧令人印象深刻、感动不已。艺术提振精神、温暖人心、春风化雨的力量,在这个时候显得分外珍贵。“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实至名归。
中国艺术节汇聚了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精品佳作、名家新秀。这些作品聚焦当下、铭记历史,其成就无需我多说,舞台早已说明了一切,观众的认可、掌声、点击量,就是最好的肯定。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冲击艺术高峰,这份执着与坚守也无需我多说,因为这早已是他们的日常,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无言的绽放。
我想说的是,参与大型活动报道所带给自己的感触和收获,这些经验于我而言,不仅是取自过去的财富,且有着指向未来的意义。
我提醒自己,必须尊重新闻、尊重现场。许多时候,记者受到各种因素限制,无法到新闻现场,但是眼光、思考、判断必须抵达现场,越是在人只能远距离“在线”时,头脑越是必须“在场”,并且努力压制放飞自我的冲动——去记录而非创造,去观察而非想象,去分析而非臆断。
我督促自己,加强对相关行业的学习了解。对于创作来说,一处创新可能是长期探索的成果,一个巧思可能是反复琢磨的结晶。媒体人应该对相关艺术门类的历史传统、发展动态等有基本的了解判断,进而用自己的口,说贴近报道对象的话。
我鞭策自己,要有高远的眼光,也要有落地的“手艺”。加强学习、提高站位是媒体人的必修课,以娴熟的技术手段处理各类稿件也是。站得究竟多高,实践中见分晓。唯有训练有素,才能在赶进度、抢时间时保证效率和水准,唯有把一字字写在实处,才不至于让高远的理想沦为空谈。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已落下帷幕,新的征程已在脚下铺展。我将带着参与报道本届中国艺术节的宝贵经历与回忆,不忘初心再出发。
为了拍摄最好的图片
本端记者卢旭
掐指一算,作为摄影记者的我已经连续参与了5届中国艺术节的采访报道工作,可能是报社现存的为数不多有此经历的记者之一吧。
印象里,似乎每一届艺术节的采访前前后后都要忙碌1个月,每天都要看不同的演出,有太多鲜活的画面要去记录。记得“十艺节”期间,我拍摄了一张近乎完美的群众买票的画面,第二天见报后,好多同事和朋友开玩笑说是摆拍的。被大家认为的“摆拍”,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年10月17日上午9点多,76岁的田成顺骑着自行车来到山东剧院售票处购买了两张20元的“十艺节”参评剧目——京剧《月照塞北》的演出票,他还推荐利用买菜时间来购票的王和泉老大爷也买了两张。两人买完票就一直在交流“演出有得看”“票价也便宜”,后面还打算看哪些演出。就在两人聊得火热时,我悄悄按下了快门,记录下生动的一幕。我认为这就是艺术节作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宗旨的最佳体现。
那些年的艺术节采访,同事每天都会出现在各个演出现场,大家看完演出就一起交流心得感受,进而分析剧目的特点以及获奖的可能性。看得多了,大家甚至成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小“专家”,有些预测还真的和获奖结果八九不离十。就像当时老领导说的,“多看就会有感受,有了感受就能写出好稿子。”
今年的中国艺术节意义重大,既是在全国上下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举办的一次艺术盛会,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间文化文艺工作新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本届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戏曲以及创意创新类艺术形式,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舞台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所以,对开幕式的拍摄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此,我多次到国家大剧院拍摄彩排,就是为了寻找最佳拍摄位置、演员展现的最佳瞬间,最终给报纸版面呈现最好的图片。现在想来,自己也是好“蠢”,为了最好的图片、为了守住最佳拍摄位置,在开、闭幕式采访现场,可以不喝水、不吃饭,站六七个小时,怪不得现在有点腰酸背痛腿抽筋呢,但最终在报纸上呈现的作品,让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三年一聚,不负期待
本端记者王彬
今年,群星奖走到第19届,印刻了近年来不平凡的记忆,记录下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和由衷向往,展现出昂扬自信的模样;
今年,群星奖堪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领头雁”,带动全国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群星奖在文艺评奖制度改革以后,首次纳入群众合唱和广场舞,令百姓鼓舞,让业界振奋;
今年,群星奖首次采取多地联办的模式,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今年,群星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果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间断“上新”,无缝隙“惠民”。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与报道群星奖。三年一聚,依然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个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奖项的“接地气”和“有底气”、一贯的温度和热度。更为可贵的是,群星奖除拥有家国情怀的深沉和文化为民的信念之外,依然维持着旺盛的“少年感”,散发着饱满的对于生活的热情。
群星奖的参与对象一直都是非专业的基层群众,参赛节目讲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带有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因而成为群众喜爱、业界认可、各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