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出 >> 演出市场 >> 正文 >> 正文

明星与资本何炅翻车体现出怎样的应援文

来源:演出 时间:2023/7/23
表皮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54432.html

记者

实习生胡辰

编辑

姜妍

主持人何炅又一次上了热搜,与他以往一贯的积极正面形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以“何炅收礼”这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出现在网络上。有网友翻出了他曾经在录制《口红王子》时的视频,节目中他调侃说粉丝的应援礼物上的不干胶不要粘太牢,否则只能自己用。12月21日凌晨3时,何炅发微博道歉称,本想提倡不要浪费,但没料到反而成了不好的引导,并借此热搜再次声明,“不再收任何礼物。希望粉丝朋友、艺人朋友和团队谅解配合”。

当天稍晚,有网友发现主持人杜海涛下架了闲鱼上的件已售宝贝,被质疑为粉丝的应援物品。微博上随后出现“艺人能不能售卖粉丝礼物”的讨论。一天后,人民网评论称,“不要让不正之风荼毒年轻人。”12月23日,湖南卫视声明,坚决反对收受粉丝礼物的不正当行为,将介入展开调查。

过去十几年,随着明星产业的蓬勃发展,粉丝送偶像应援物品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而粉丝的应援行为(应援意指对明星的支持)也从最初较为简单朴素的送明星吃喝水果以及其他小物件,到送上动辄几千上万的名牌咖啡机、限量香水、高档剃须刀等礼物,再到发展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明星打榜(粉丝通过发微博、投票等方式保持偶像所在的榜单名次靠前,将话题刷上热门话题)、控评(操控明星新闻下的评论走向)。那么应援行为到底是怎样发展至今的?粉丝们“为爱发电”的背后是怎样的心理?越来越有组织、成体系的应援小组是如何操作的?这一流行文化背后又体现着怎样的网络时代特征?当今的应援文化早已与十年之前有所不同,粉丝习得并利用资本逻辑,运用自己被赋予的权利,自发主动加入到应援行动的集体狂欢之中,也逐渐形成一套属于粉丝群体内部特有的行动逻辑。

应援文化的兴起与时代审美的转变

应援最早发源于日本,90年代兴起于韩国,由体育赛场上的啦啦队逐渐传播到娱乐业。年韩国第一个偶像团体“徐太志和孩子们”出道,在演出现场,粉丝们为了突出行动的一致性和规模,并便于与偶像互动,选择在固定的位置、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统一的气球和荧光棒等应援物为自己喜爱的明星造势,应援文化应运而生。年出道的“韩流鼻祖”H.O.T的粉丝们初定了偶像粉丝应援的行为规范,随后出现了“应援色”(一个偶像或偶像团体的专属颜色)这一称呼,但因可选的颜色不多,而明星层出不穷,常常发生因撞色而引发双方粉丝互相争吵的事件。

年11月21日,韩国,前H.O.T成员文熙俊在陆军训练所门前举行歌迷见面会。图片作者:Yonha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全媒派》撰文认为,应援文化在韩国兴起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整套工业化的艺人培养体系决定了偶像出道的主要推动力是经纪公司,而艺人们的收入很低,作为练习生,他们需要经过2-5年、每日10小时的严苛训练,此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收入。而在未来即使有幸出道,公司抽成常常占七成。韩国的东方神起组合曾在采访中透露,艺人解除合同需要赔偿公司总投资额3倍加出道后总收益额2倍的违约金,一般人根本无力承担。因此,粉丝们自然而然认为偶像没有很好地被公司对待,他们时常以“你都不知道他有多努力”的既心疼又敬佩的心情来看待偶像,也想到自发组织起来为他们买各种物品。粉丝们对偶像的保护欲和独占欲也使得应援从最初的精神鼓励上升到了物质帮助。

日韩式的应援行为随后不断拓展与传播。在中国,粉丝群体的规模化要追溯到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粉丝们开始用手机短信投票支持偶像,成立粉丝组织和后援会并在线下发放应援物品,这也是“粉丝”这一概念第一次出圈。而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规模的粉丝集体行动成为可能,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也让粉丝可以第一时间直接了解到偶像的动态,明星和粉丝之间形成一种“准人际关系”,彼此的时空距离被压缩。

在谈论起近些年的粉丝应援行为时,绕不开TFBOYS。TFBOYS几乎是中国国内最早采用养成式偶像模式的团体,其所属的公司时代峰峻致力于打造一个陪伴式的成长计划,让网友们清楚地感受到他们从萌娃成长为青年的历程。这一特殊的组合及其相关的应援行动屡次引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