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演出市场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传统演唱会票房出现大幅下滑,而戏剧、音乐剧等演出类目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以北京市场为例,戏剧类演出的观众数量达到万人次,占到演出总观众数量的43.6%;从票房收入来看,戏剧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2亿元,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4亿元,两者为北京市演出市场贡献了81.9%票房。
“展览、亲子剧、话剧占到我们总体销售的94.54%”,据格瓦拉
演出副总裁贾柯介绍。格瓦拉演出的名字在一二线城市并不陌生,这家公司曾担任过盛况空前的莫奈展、梵高展、乌镇戏剧节等爆款项目的首席营销合作伙伴。“我们的用户属于高频消费者,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价格的敏感度低,对演出质感要求非常高;最重要的是,在物质之外他们有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基于精准的用户定位,格瓦拉
演出从产品的选择、营销到大数据推送的战略打法使得它在一群市场竞争者中形象鲜明。年在演唱会市场逐渐陷入疲态,而新型类目开始崛起之机,格瓦拉演出在梵高展、疯狂达利展、雨屋、IceTown上海冰雪梦幻乐园、冰雪王国之胡桃夹子主题乐园、小不点大视界亲子微剧场等项目中都创造了票房佳绩。从粉丝消费向文化消费过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在强劲增长,文化消费将成为个人或家庭消费清单中的重要一项。戏剧类、音乐类项目受到热棒,无疑也在向市场释放强烈讯号:单一的演唱会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如果把用户进行细分,会发现社群化越来越明显,每个社群的用户爱好、行为方式都各不一样。类型丰富、新颖、又走心的话剧、亲子活动于是受到欢迎。简而言之,大而笼统已经不奏效。
另外一方面,演出市场今后势必将以粉丝消费为主渐渐过渡到以文化消费为主。传统的粉丝消费主要集中在演唱会市场,而文化消费将会使更多的剧目品种受益,迎来百花齐放的文化娱乐市场繁荣。
据统计,年北京市戏剧类(含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等戏剧演出类型)演出实现票房收入为6.2亿,比去年同期5.2亿增长了21%。其中,在亲子消费需求的催热下,儿童剧市场也保持稳定增长,话剧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之和占到了戏剧类演出票房60%,成为戏剧类演出发展的重要动力。
演出市场除了戏剧类发展迅猛,展览类也迎来了雨后春笋式的增长,仅上海一地就各类大展陆续登场。“凯迪拉克·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雨屋装置艺术展、印象大师雷诺阿大展等等让上海观众过足了文化瘾。
成功的项目=优秀的内容+精准的营销
纵观的演出市场,票房人次可观的项目无一例外都拥有两个特征,其一是项目内容本身质量够硬,能够被用户认可。像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51场,获得了近万的票房;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战马》中文版、《北京法源寺》、大道文化出品的《戏台》等剧目均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成功。
其二是优秀的内容也少不了精准营销,据贾柯介绍,尽管演出和电影的观众人群有很大重合,但在营销上却和电影截然不同。在项目运营上,格瓦拉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营销方案,充分调用站内外资源,深度挖掘精华卖点,“不让用户错过任何一部精彩的作品”。
例如在《北京法源寺》项目运作上,前期排演阶段即介入宣传,从历史、李敖原小说、剧本台词、用当下的热点重新解构和定位戏剧、组织粉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