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出 >> 演出市场 >> 正文 >> 正文

1355场演出上交室内乐陪伴上海乐

来源:演出 时间:2025/7/22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专家 http://ask.bdfyy999.com/
创办于年的“上交室内乐”,已经成了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城市音乐品牌。12月12日,“上交室内乐”回到曾经相约六年的锦江小礼堂,奏响了第场演出。40周年音乐会现场,上交的室内乐组合——北极星四重奏、东海岸四重奏,陆续登台,为从城市各个角落赶来的观众奏乐。小提琴家王之炅、上交助理指挥张橹,作为曾经从“上交室内乐”崭露头角的音乐之星,联袂奏响维瓦尔第《四季》中的“冬”“春”。从锦江小礼堂、静安宾馆到湖南路排练厅,再到最终定居复兴中路的上海交响音乐厅,“上交室内乐”的演出地点不断变迁,见证了城市音乐生活逐渐成熟,也见证了室内乐在中国枝繁叶茂的壮大之路。40周年音乐会现场始于年,40年的室内乐品牌当天的锦江小礼堂除了乐声环绕,还展陈了不少上交艺术档案室珍藏的极具年代感的历史资料。其中一张年前的泛黄节目单尤为引人瞩目。据其记录,年12月24日,海顿《C大调弦乐四重奏》上演,这是上交这支亚洲最古老职业交响乐团有据可查的最早室内乐作品演出。年,上交最早的室内乐作品演出节目单年代末,为训练乐手合奏能力,上交时任团长黄贻钧要求乐手以室内乐演出的形式进行“业务汇报”,“上交室内乐”品牌开始萌芽。年,上交成立“室内乐促进会”,室内乐音乐会开始定期上演,上交室内乐品牌自此诞生。上交室内乐在锦江饭店的第一场演出年,随着上交与锦江饭店签约,“上交室内乐”开始定期在小礼堂举办周末室内乐音乐会,演出不仅成为当时时髦的文化活动,锦江小礼堂也成为“上交室内乐”品牌第一个固定演出场地。后来,“上交室内乐”又陆续移师静安宾馆、湖南路排练厅,成为上海市民熟知的音乐品牌。上交室内乐在湖南路号的最后一场演出年,上交在复兴中路安家,“上交室内乐”如虎添翼,被纳入乐团常规音乐季后,品牌发展愈加具有辨识度,也更加多元化、更加国际化。多支由乐团演奏家组成的室内乐组合,应运而生。每个乐季,上交都有几十个组合策划的几十套曲目,摆在艺委会成员的案头,最终只有十几套曲目能入选进入“上交室内乐”品牌系列。除了古典音乐版图上的常规曲目,“上交室内乐”也在不断探索主流作曲家的“冷门”作品,挖掘推广“该识未识”的作曲家遗珠。“上交室内乐”品牌诞生40周年之际,上交启动了名为“在场”的“上交室内乐”系列唱片录音出版计划,整理与回顾年-年现场录音片段,以及上交音乐厅开厅十年间邀请来访的艺术家室内乐演出精选。超过分钟录音的十数张实体唱片将于明年出版。目前,“在场”系列唱片的第一张《五重奏》、第二张《三重》已数字发行,乐海书情、网易云、喜马拉雅、华为云音乐等线上平台都能收听。见证新星崛起,陪伴乐迷成长“上交室内乐”曾为无数青少年音乐人筑梦,王之炅、张橹、黄蒙拉、孙颖迪、宋思衡等一批演奏家,年少时都曾在此登台。王之炅小提琴家王之炅还记得年在静安宾馆的那一次独奏音乐会。那一年,15岁的她正要去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参赛,这次演出成了备赛和练兵。“小孩都不知道紧张。年少的时候,不管舞台大小,我们都很当回事。”王之炅坦言,音乐人急需舞台成长,这和平时练琴带来的锻炼不一样,“‘上交室内乐’营造出一个小环境的交流现场,很温暖,很安静,很珍贵。”王之炅和张橹上交的助理指挥、钢琴家张橹,也曾在这方舞台成长。年,同样在静安宾馆,少年张橹第一次亮相“上交室内乐”。那时他刚从俄罗斯归国不久——张橹的父亲是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曾在俄罗斯读博,张橹6岁开始随父在俄罗斯读小学。“初生牛犊不怕虎。”音乐会上的张橹也不紧张,当时的他正要去美国开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成了预演,“现场爆满,有人站着听完音乐会。”张橹对“上交室内乐”的美好氛围印象尤深,“观众会穿西装、晚礼服,盛装出席,很有仪式感。演出结束,会有观众赞扬你,给你小礼物,比如一颗糖,是莫大的鼓励。”东海岸四重奏“上交室内乐”也陪伴无数乐迷度过人生不同阶段。40周年音乐会当天,乐迷何谐带着10岁的大儿子来到现场。年秋天,正是因“上交室内乐”做媒,何谐和太太定情。“我当时在复旦读大三,邀她一同去静安宾馆听音乐会,一个月后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何谐还记得,票价是20元,自己从复旦南区后门乘到二医大附近,再换车到静安寺,路上要一个多小时。“这是当时的上海为数不多能接触古典音乐的渠道,像这样每周一次的演出真的不多。”何谐成了“上交室内乐”的常客,甚至当过志愿者,负责票务、传单,撰写过关于音乐会后台的文章。“室内乐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