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选择远离了电视,像笔者本人,至少十年,遗弃了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习惯。
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本人的体验与忖度,应该是坐在电视机前忍受不了被电视节目操纵的无奈与被动,每天的收益较少,所以当有了电脑与互联网可以让自我放飞的时候,便不愿意坐在电视机前,听任电视节目对自己的掌控与主导。
但是,在当初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渴望被电视节目漫溢与浸透,是一个多么梦寐以求的奢望啊。
然而,那个时候的节目是怎么样的?也许今天的我们已经难以想象。
最近在翻阅旧报纸的过程中,看到了、年的电视节目单,倒让我们可以一窥那时候的节目布排究竟有哪些。
中央电视台这个名称正式挂牌,是在年5月1日,之前一直叫“北京电视台”。
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表的“通知”里看到“中央电视台”改名的这一重大节点,但是,比较一下之前与之后的节目单,会发现,虽然改名了,但节目的每天结构与布局,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
我们先看看“中央电视台”最经典的节目“新闻联播”,它的时间定位在每晚7:00,实际上,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改变了中国人的晚间时间摆布。
“中央电视台”无形中把每晚的最重要的时间定在七点,然后黄金时间、白银时间、青铜时间按照这一时间脉线,向后延伸,这样的时间分布轨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夜生活习惯。
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定性为七点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晚六点半有一个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多少国内的重大新闻,通过这个节目发布出来,成为中国人记忆深刻的一个重要时间段。
“新闻和报纸摘要”在晚上八点还要重播一次,半小时的节目结束后,已经八点半,然后有线广播电台的节目就向观众告别了,这样,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确定的中国人的夜间生活,基本在每晚八点半就结束了。
这意味着中国人开始熄灯睡觉了。
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意义,是把夜生活开启的时间,推到了七点种之后才正式亮相。
注意一下节目表,当时的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基本都是在每晚21:35安排最后一个节目:英语讲座。这个节目,完全是一个教学节目,是给那些愿意学习英语的少数人群的一个额外赐予,一般中国观众,到这个时候,也已经把电视机的按键给关掉了——当然,本文后面我们还要说,当时的中国能拥有这个按键的人是非常之少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电视台”及前身开播的最初的年代,每晚9:35——9:45这个时间段,基本已是节目的尾声,中国人的夜生活也从这时候开始正式宣告结束了。
这样,“中央电视台”把中国人的夜生活,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确定的八点半,推迟到九点半往后,延长了一个小时,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仅仅是只能播放两集电视剧的一个时间长度,但却意味着中国人的夜生活揭开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篇章。
而在年“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单里,我们看到,19:00“新闻联播”节目当时的名称叫:“电视新闻”。时间长度一般都是15分钟,有的月份里,也有20分钟的。
“新闻联播”结束后,会有一个“国际新闻”。这反映出当年“新闻联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内信息。所以,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用“国际新闻”这个栏目来专题报道。
但仔细看一下节目单,会发现“国际新闻”还不是天天出现,它的播放时间会出现隔天播放的规律,如“二、四、六、日”每天有“国际新闻”,但是,也并不排除三、五也会出现“国际新闻”,如此看来,“国际新闻”更像是一个没有规律性的不定期节目。它体现出的规律应该是国际新闻,隔三岔五出现一次,因为当时中国人对世界发生的新闻并不是以重要性来决定是否向国内介绍的,而是视这些新闻的发生地与中国人的亲密程度来决定性取舍。
比如在《光明日报》上刊登的一组国际科技信息,涉及三个国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朝鲜,都是与中国友好的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准,并不一定是世界顶尖级的,但是因为特殊的关系而刊载了这些国家的科技新闻。
每天晚上,“新闻联播”结束之后,如果没有“国际新闻”的话,会有一个专题节目,可以大致看出,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星期一一般在新闻节目之后安排科技节目,星期四安排少儿节目,而星期日安排“世界各地”节目。
“世界各地”节目应该是从年开始设立的,因为在年的节目单里还没有看到这个专栏,此节目还是侧重于友好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的风情介绍。我们看一看节目标题:“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叙利亚”、“尼日利亚”、“印度的一条山区铁路”、“朝鲜雄基综合农场”。
每晚的主打节目一般从七点半到八点不等的时间区间内开始播出,以文艺节目为主。根据节目表,我们大致归纳一下每天的文娱节目内容:
一是电影节目。
这应该是每晚最让人期待的节目。毕竟,那个时代看一场电影是奢侈,票买不到,而且挤破了头,能在电视机上看到电影,那真是意外之喜。
不过,、年能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的家庭还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家境条件较好的一类城市市民才能有台十二寸左右的电视机,有电视机还必须有电视信号,偏远地区基本无缘收看电视。
笔者母亲回忆,她年左右到上海她的姨父家,因为姨父是海员,收入较高,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但因为他们熟视无睹,觉得每天都是新闻节目,所以,姨父家并没有人去看电视。母亲回忆,她当时看过一部没有色彩的电影《难忘的战斗》在电视里放映。
而当年我父亲在供电部门工作,当时厂里有一台电视机,父亲告诉我,年,毛主席去世,电视台破天荒地全天候播放悼念实况,厂里专门辟出会议室,向全体员工开放,轮流凭票按时段进去观看。
因此,电视机上看到电影,可以说是绝对的首选项。
我们从当时的央视一套节目表里可以看到的电影有:国外电影,自然是当时的友好国家的电影,比如有朝鲜故事片《难忘的人》、《一个水兵的故事》、《永生的战士》、匈牙利故事片《音乐家艾凯尔》、罗马尼亚电影《巴布什卡历险记》、《勇敢的米哈依》等。
国产故事片则有《白毛女》、《平原游击队》、《槐树庄》、《创业》、《风雪大别山》、《回民支队》、《井岗红旗》等。
二套节目里的电影显然更老一些,如《英雄儿女》、《钢铁战士》、《三进三城》、《苗岭风雷》、《昆仑山上一棵草》、《汾水长流》、《东方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冰山上的来客》、《阿娜尔罕》。
二是歌舞音乐节目。
这相当于今天的综艺节目,节目单里还是云集了当时国内的最尖端的艺术团体的演艺表演,比如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乐团、东方歌舞团、铁道兵文工团演出的音乐舞蹈、成都部队政治部歌舞团演出的《歌舞》,还有转播罗马尼亚军队“多依那”艺术团访华演出实况,中央广播文工团民族管弦尔团出国访问归来汇报演出,土耳其民间舞蹈团访华演出节目等。
可以看出,演出节目还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只是这些节目更多的是舞台演出的平移,与现在的近身作业的综艺节目相比还缺乏互动性与亲和力。
三是话剧戏曲节目。
我们在节目单里可以看到成都政治部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大军西行》、武汉汉剧院演出的《闯王旗》、上海越剧团演出的《祥林嫂》、湖南省花鼓戏剧团演出的《还牛》、话剧《丹心谱》、中国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红灯照》、北京部队政治部京剧团演出的京剧《格斗》等等。
这些节目,给空旷的电视屏幕填充了较为丰裕的内容,基本可以相当于今天的电视剧那一类品种。
四是实况直播节目。
比如国际足球比赛实况、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开幕式、闭幕式实况等。
而今天电视节目中占重头戏的“电视剧”却几乎没有一点影子。
电视机大规模进入百姓家的时间应该是在、年。在人们的印象中,年的春节晚会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而第一届春晚节目也就是年的节目,在当年的观众中缺乏直接的感受,从中我们可以精准地判定出哪一年电视机开始大举进入寻常百姓家。
因此,、年的中央台及前身北京台的节目受众比较少,节目的品种也相应地比较单薄、简陋,但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步阶段,后来中国电视台实现了全天候播放,各家电视频道也遍地开花,但是,当初的那个节目单一的时代,却能够借助当年的节目单,在我们心头复原起那个时代的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媒体传播的全息图景。
或许我们能在这一番回顾中,产生一种对时代疾如迅风流变、电光石火流速的感叹与慨叹。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