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文汇报」
8月3日至21日,国家大剧院将举办年度八月合唱节。在为期19天的合唱节中,来自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23个艺术团体将带来13场精彩的合唱音乐会,演出形式涵盖了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观众在原生态民歌中领略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节目单。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都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文化。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流淌在血液中的音乐基因,串亲访友、节日聚会、婚丧嫁娶、打猎放牧、春种秋收时都要歌唱,他们的歌曲大为山河日月,细及柴米油盐,上关世道盛衰,下涉里巷琐故,成为少数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民族文化的绚丽缩影。
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以“大地天籁”为主题,力邀彝族、壮族、纳西族、侗族、蒙古族、怒族、傈僳族、藏族、拉祜族、哈萨克族10个少数民族的合唱团体、31位民族艺术传承人,带来其民族特色的演出曲目。他们的演出形式涵盖了12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壮族坡芽情歌、侗族大歌、侗族芦笙、彝族民歌、蒙古族长调、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蒙古族四胡、傈僳族民歌、藏族民歌、哈萨克族冬不拉、哈萨克族民歌,其中两项(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人声这种始于天地自然的独特“乐器”之外,这些艺术团将在音乐会中演奏马头琴、四胡、口弦、达比亚、冬不拉、咬笛等民族传统乐器,通过原汁原味的表演,展示我国民族文化魅力。
8月10日的多民族童声合唱音乐会中,深圳音乐厅“小金树”多民族童声合唱团联袂“飞越彩虹”多民族童声合唱团,与莫西子诗、阿铁说日等民族音乐传承人轮番登台,组成人的庞大阵容,唱响在广袤中华大地上世代流转的歌谣;内蒙古少年合唱团的小成员们大都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农、牧民家庭,12日,他们将带来蒙古族特色的合唱歌曲,以空灵辽远的歌声抒发对草原的热爱;18日至19日的“印象山歌”是一台特别策划的原生态合唱盛会,力邀五支来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合唱团——坡芽歌书合唱团、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黎平县黄岗侗族大歌队、五彩云霞彝歌队、木火乐团,与10位非遗传承人,用歌声将各自的民族文化铺陈开来。
此外,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北京爱乐合唱团、一七一中学金帆合唱团、华中师范大学天空合唱团将演绎不同地域与民族,题材多元、风格各异的民歌。本届合唱节还将举办24节气古诗词音乐会,在歌声里传递中华气韵:歌唱家龚琳娜与作曲家老锣以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词为素材,创作了“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合唱音乐会”,将于8月15日上演。音乐会选取的古诗词无一不是名篇佳作,不仅内容与节气相契合,歌曲旋律更是风格多变,每一首都自成一格,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彭丹
图片:国家大剧院/供图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