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演出 >> 演出优势 >> 正文 >> 正文

安阳年内加快推进安阳机场建设,推动PPP

来源:演出 时间:2022/10/11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裴熔熔

11月22日,安阳市政府发布《安阳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了安阳市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及九大重点工作。大河财立方-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财经全媒体平台←戳我下载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税收占比7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计划》提到要突出抓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点推动凤宝特钢年产50万吨热扩车桥、复星合力万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晨盛年产30万吨装配式结构建筑产业园、林州汽配产业园、鼎鑫镁业年产万只镁轮毂、高晶高端万只铝轮毂、安化集团原料路线改造和40万吨乙二醇、神龙腾达彩钢板等个左右重大升级项目建设。

突出强化创新驱动。全年力争新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量突破8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积极推进斯普机械海洋电机等83个重点科技项目建设,完成投资亿元。

在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方面,一是要坚决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突出降杠杆、抓规范、强监管,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堵住金融风险源头。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二是有效防控企业风险。开展企业风险全面排查,因企制宜实行分类管控。创新市场化债转股交易模式,健全股权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财务管控、优化债务结构、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协调银行对重点企业不压贷、不抽贷、能续贷,帮助企业稳妥化解担保链、资金链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三是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摸清政府债务特别是隐形债务底数,严控政府债务增量,稳步推进存量债务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市、区)政府举债行为,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四是有效防范社会风险。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安阳机场等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会同豫北五市完善协商合作机制,重点在产业协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环保治理等方面,强化协同联动,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启动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通航制造产业园、通航制造中心(二期)、中国航空运动学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的机制和平台,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重点做好PPP项目的规范推广和应用,支持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攻坚。妥善解决债务处理、债权保护、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全面完成14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阳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安政〔〕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安阳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安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完成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另行下达。

年11月6日

安阳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要求,着力打好“四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扩需求与促转型、抓改革与防风险、谋发展与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8亿元,增长7%,其中,一产增加值.8亿元,增长4.3%;二产增加值4.5亿元,增长5.4%;三产增加值.7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49.8:43.2。粮食总产量万吨;新建高标准粮田33万亩,总面积达到万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亿元,增长11%,增速较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14.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9.6%;“”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完成投资2亿元,超过全年目标任务;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项目个,争取资金9.46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85.3亿元,增长19.3%,增速居全省第2位,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1.8%。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高于经济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增长11%。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增长0.8%,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顺利完成省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供给体系质量不高,传统支柱产业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管控影响较大,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之中,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二是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增长动力不强。受采暖季“禁土令”影响,施工项目进展缓慢。三是全市涉气企业占比大,排放基数大,企业提标改造、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环保治理任务艰巨。四是企业经营风险、区域金融风险、特殊群体利益诉求增多,潜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五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结构性就业矛盾仍较突出,民生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尚有不足。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把握“四个着力”,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抓好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现“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中迈出坚实步伐。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高质量和更好效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税收占比7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PM10、PM2.5、空气优良天数等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三、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推进,突出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提质升级存量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促进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转型发展。

实施转型发展攻坚专项行动。切实抓好转型攻坚“1+6”政策体系的落实,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实施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制造、智能机器人制造、钢铁、煤化工、旅游等16个行业转型发展攻坚专项行动,明确年度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完善工作推进和考核评价机制。

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按照绿色、减量、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工业“三大改造”,实施工业优势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重点推动凤宝特钢年产50万吨热扩车桥、复星合力万吨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晨盛年产30万吨装配式结构建筑产业园、林州汽配产业园、鼎鑫镁业年产万只镁轮毂、高晶高端万只铝轮毂、安化集团原料路线改造和40万吨乙二醇、神龙腾达彩钢板等个左右重大升级项目建设。二是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完成光远新材料三期等项目,重点抓好比亚迪云轨生产基地、智能机器人小镇、致远覆铜板、无人机产业园、“三新”产业园,以及合众德力、福龙马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高成长服务业。围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重点,抓好万庄公铁物流园、安西物流园、内黄果蔬城冷链物流、中国供销·豫北农产品物流园等80个左右服务业项目建设。二是重点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医养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加快龙泉健康养老产业园、金秋重阳悦舍老年公寓二期、福禄养老服务中心、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等项目建设。三是注重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制定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方案。重点加快国旅安阳城、安阳历史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曹操高陵保护与展示工程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灵泉寺和“两库一泉”的保护与开发,抓好道口古镇、黄华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推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太行屋脊等景区的资源整合开发步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启动建设市旅游集散中心。推进曹操高陵、马氏庄园、殷墟、岳飞庙等景区联通道路建设。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旅游景区公共厕所59座以上。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专项行动,加快大数据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现代农业、便捷交通、高效物流等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创新。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转型发展新动能。

突出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四个一批”,突出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一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安阳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创新引领企业培育工程,全年力争新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总量突破8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积极推进斯普机械海洋电机等83个重点科技项目建设,完成投资亿元。二是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坚持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鼓励创新为抓手,实施“慧聚安阳”引才工程,积极引进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大力开展高科技创业活动。尽快出台《安阳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认定管理办法》。通过举办企业人才沙龙、专家联谊等形式,广开沟通交流渠道,密切政府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联系。三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实施创新引领平台建设工程,新增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新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新型研发机构3家,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覆盖面达到60%以上。加快赛普工业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安阳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安阳分中心、安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阳大学科技园、“双休双创”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质量强市。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推动市民之家创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培育名质量理念先进的优秀企业家,名高素质企业首席质量官,0名企业优秀质量管理骨干,0名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开展好“十佳工匠”评选表彰工作。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铁合金质检中心,推动电主轴、有机产品2个省级质检中心建设。

(二)发挥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作用,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为巩固和壮大稳中向好势头蓄能增势。

强化投资拉动。一是实施“”项目建设工程。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提质、基础能力提升、精准脱贫攻坚、环境污染防治6个方面,实施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实施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亿元,年度投资目标亿元。抓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二是完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坚持联审联批联办、市级领导分包、重大项目周例会等措施,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提高审批效率。建立重点项目工作台账,明确分包领导、责任单位、项目主体,实行节点管控、挂图作战。建立集中开工常态化机制,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开工率完成省目标任务。三是扎实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实施项目调度,在环保管控期,集中力量谋项目、抓前期、建台账、明责任,确保环保管控期结束后迅速掀起投资高潮。加强项目谋划和跟踪对接,全力争取中央、省政策性资金支持。四是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的机制和平台,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重点做好PPP项目的规范推广和应用,支持推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西北绕城高速、G(东南、西南环城)、S(东北外环路)竣工通车。加快建设安阳机场、S(安内快速通道)。持续推进安林市域铁路、安阳至郑州高速(安阳段)、安阳至罗山高速(安阳段)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速能源供应转型发展。重点推进华润新能源内黄MW、滑县枣村风电场MW、华能汤阴一期MW等风电项目,新开工建设华润新能源MW、华润滑县上官MW、大唐内黄50MW等风电项目。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MW,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MW。加快建设安阳东千伏输变电工程、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京煤滑州热电2×MW热电联产等电力项目。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引漳入羑工程通水。加快推进引岳入安二期工程和东、西湖闸工程,达到下闸蓄水条件。推进示范区中轴线水系连通工程。开工建设六六渠、婴儿沟、万金南干渠、邱家沟等渠道分段治理工程。完成漳南灌区、红旗渠灌区、跃进渠灌区等灌区节水技改工程和广润坡蓄滞洪区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四是提高网络基础支撑能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全面完成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后续工作。重点实施35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信息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入驻云计算中心信息系统达到个,云计算中心资源使用率达到80%。

激发需求潜力。深入实施城镇商品销售畅通、农村消费升级、居民住房改善等“十大扩消费”行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健康护理、体育健身、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持续做好铁合金现货网、扁担百百网等电商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培育省级示范企业10家、市级示范企业50家。加大房地产供给质量,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购房与租房并举的住房制度。鼓励引导绿色产品消费,大力发展共享经济。

(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跨越非常规现阶段特有关口,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坚决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突出降杠杆、抓规范、强监管,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堵住金融风险源头。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二是有效防控企业风险。开展企业风险全面排查,因企制宜实行分类管控。创新市场化债转股交易模式,健全股权退出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财务管控、优化债务结构、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协调银行对重点企业不压贷、不抽贷、能续贷,帮助企业稳妥化解担保链、资金链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三是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摸清政府债务特别是隐形债务底数,严控政府债务增量,稳步推进存量债务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县(市、区)政府举债行为,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四是有效防范社会风险。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集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综合研判、跟踪督办、应急处置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和信访工作机制,及时预防化解各类群体性问题。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兜住兜牢安全底线。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贫困户可持续稳固增收脱贫为核心,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救急纾困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细化脱贫措施,强化政策保障,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文化等领域扶贫,重点抓好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稳定脱贫。新建扶贫产业基地65个。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6人脱贫、38个贫困村退出、内黄县脱贫摘帽目标。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蓝天、清水、净土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化污染防治。一是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全面落实国家、省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强化“三持续、三深化”。全面做好涉气工业企业应急管控工作,制定污染源深度治理和管控清单,提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水平。持续抓好23个重点行业超低排放、近零排放改造。开展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年行动,创建“绿色工厂”“花园工厂”。按照国家、省要求,完成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有序推进散煤治理、清洁取暖工作,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确保完成煤炭消费总量削减3.2%的目标任务。建成重点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18个。二是扎实开展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三清一净”专项行动。推进林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等22个流域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国家、省确立的15个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完成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及55家畜禽养殖场整治任务。推进我市地表水断面自动化监测站建设工作。实现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三是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1+6+9”攻坚方案、土壤环境监测方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四是精准精细实施环保管控。制定“豁免标准”和“门槛标准”,严防“一刀切”。对已经完成提标改造的企业,加强督导检查,巩固扩大成果;对正在实施提标改造的,制定节点目标,确保年底全部完成;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予以关停。优先保障有效益、有税收、实现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释放产能,着力稳定稳住工业运行。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推进“四优四化”。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全面落实粮食(市长、县长)安全责任制,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加快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全面完成万亩田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任务。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设施瓜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万亩、50万亩、28万亩。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3万吨、15万吨、4万吨左右,创建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0个。二是加强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重点提升汤阴县、内黄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带动能力,推进林州市、安阳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0个,全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新建扩建现代农业园区暨都市生态农业园区30个,新增园区面积3万亩。重点培育示范家庭农场10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5个。返乡下乡创业新增1.1万人。三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农业新业态。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个。完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快中农联·安阳农产品批发物流中心、万邦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涉农县(市、区)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全覆盖。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的办法。

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实施“五大工程”,确保林州市、汤阴县通过省农村垃圾整治达标验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乡镇建成区(中心村)新建改建厕所座以上、农村户用厕所30万户左右。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公里以上。实施文明乡风民风建设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个。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益农信息服务社全覆盖。持续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和示范村、达标村创建活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五)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化更有质量、更加健康地发展。

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开展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修编。加快完善古城保护整治复兴系列规划,推进“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多规合一”,实现控规全覆盖。

实施棚户区集中改造行动。打破城中村自然界限,整街区实施征收改造、统一规划、集中异地安置。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安置房套。充分利用好金融机构政策性贷款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

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试点市县建设工作。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实施市政道路工程项,完成项。强力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实施18条道路亮化工程。确保第六水厂和第四水厂二期建成通水,实现城区地表水供水全覆盖。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升级改造二期、东南部供热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市集中供热天然气调峰热源工程。实施智能交通体系及改造升级交通设施、公共安全指挥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新增纯电动公交车台。完成新建、改扩建城区农贸市场、农贸单元、农贸点50个。

做大做强城区经济。结合部分区域管理范围和管理体制调整,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做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加快北关区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文峰区现代服务业,殷都区钢铁及精深加工、精细化工,龙安区轨道交通、新材料,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依托服务业“两区”,大力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打造城区经济发展新高地。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级城市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优化完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农副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林州市等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

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机制,制定我市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切实加强居住证制度落实,逐步缩小居住证持有人与户籍人口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六)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活力。突出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落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攻坚。继续抓好央企剥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确保走在全省前列。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企业组织框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债务处理、债权保护、资产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全面完成14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抓好“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强化清单管理,再下放一批审批权限。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打造“一次办妥”的全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新型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省统一要求,推动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容缺办理”机制,试行“多评合一”模式,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联审制试点。深化与国开行、省投资集团的沟通对接,着力解决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资金需求。

深入推进“三地一矿”综合改革。推动“三块地”规划、开发、供应、利用方式的改革创新,打通土地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的快车道,充分释放开发潜力。推动西部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方式综合改革,做到“多规合一”、多部门共建共治。

同时,继续深化价格、财税、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教育、科技、文化、农村、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医院综合改革。抓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抓好部分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下调工作。继续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工作,特别是非民用天然气价格波动情况,加强天然气市场价格监管。

(七)强化开放带动,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为引领,完善开放平台、打通开放通道、拓展开放领域,不断提升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南省“三区一群”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安阳机场等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会同豫北五市完善协商合作机制,重点在产业协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环保治理等方面,强化协同联动,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全面启动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通航制造产业园、通航制造中心(二期)、中国航空运动学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开展专业化大招商行动。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大员一线招商,“一对一、点对点”和“定向、定位、定责”招商。重点围绕培育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瞄准国内外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建立“飞地政策”和项目落地统筹机制,形成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组织开展招商项目落实专项督查活动,抓好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签约项目落地,每月督导通报,年底兑现奖惩,确保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进入全省前列。

加快开放载体建设。重点抓好安阳保税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安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设集申报、监管、物流及金融等政务和商务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平台,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

(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互动。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着眼长远,科学划定我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守“生命线”。改革生态环境监管监测体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重点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园林绿化项目个,年内完成个,确保迎宾公园、CBD公园、龙安公园等8个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开放。完成南林高速城区段、西北绕城高速“两廊”建设,启动G和东北外环生态廊道建设。持续开展城市“双修”。推进实施“拆违建绿”项目建设。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19万亩。继续推进汤河、漳河峡谷、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万宝山自然保护区建设。

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和循环化改造。按照国家、省统一安排部署,实施“十大全民节能行动”,积极推动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加快推进殷都区铁合金产业园、林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北关区印染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相关企业“退城进园”,实施绿色化、集聚化、循环化改造。推进大宗工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推进我市静脉产业园总体方案设计,加快滑县静脉产业园建设。

(九)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可量化、可考核、能追责的原则,实施好我市年重点民生实事。

稳定和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园区和新型众创空间建设。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打造和培育一批创业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

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全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整合工作,按时完成整合任务。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拓宽基金来源渠道,确保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开工建设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内黄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汤阴县社会福利院项目,提升社会福利和残疾保障水平。

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教育均衡化发展,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个、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项目6个、教育现代化项目24个。新建学校11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6所。加快推进市实验幼儿园新园、市一中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启动开发区高中和龙安区高中扩容项目。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进3所省级品牌示范院校和6所特色院校建设,推动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

推动实施健康安阳建设。实施《健康安阳行动纲要》。医院病房楼、汤阴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医院新病房楼等11个医疗卫生项目。加医院病房楼建设。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医院综合楼等医疗卫生项目。推进南水北调向林州、水冶供水工程,进一步改善全市人民饮用水水质。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创新发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汉字主题公园、市文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建立集中统一的殷墟保护体制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建成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历史文化丛书编审工作。启动档案大厦建设前期工作。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百场文艺惠民演出”等活动。开展体育设施进社区、进公园、进农村“三进”活动,新建全民健身设施个。

责编:裴熔熔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