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五之夜,在深圳的古典乐迷们心里是有所期待的。因为他们可以推掉应酬和加班,买票,走进深圳音乐厅,聆听一场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演出,愉快开启周末。然而,受疫情影响,这样的仪式感已经缺失了好久。
在沉寂半年之后,7月3日晚,深圳交响乐团终于在深圳音乐厅完成了阔别已久的公开售票演出——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一带经典系列之“青春绽放”音乐会。这场演出,让爱乐者们心中百感交集。在文化单位工作的丁先生观演后难掩激动,在朋友圈写起了“小作文”,作为爱乐者,他清楚地记得自己有多久没在现场看一场演出:“差10天整整6个月时间!对乐迷和热情观众来说,这无异于是打破了生活的平衡……即便在过去的6个月,大家有机会看到各种国际天团的免费线上演出资源,但相比现场感受与聆听,绝对是隔靴搔痒,根本不过瘾。”
这场疫情,打破了演出行业的所有计划。
自1月22日全国演出场所全部停演以来,国内演出行业全产业链停摆近半年之久。
自5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第一版《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发布,限流30%的前提下,全国剧场剧院单位有序复工便拉开帷幕。
时隔月余,剧场复工指导意见第二版出台,谨慎起步、防护周全,尽最大可能让剧场慢慢回归到正常生活之中。
如今,深圳品牌公益演出已回归日常,商业演出逐步试水,深圳演艺界的这场“破冰行动”是如何展开的?小政从多位本土业内人士口中得到了一个普遍的声音:市场恢复生机尚待时日,但演艺界仍积极探索,有物可做。
1
小政观察到,深圳演艺界的这条复演之路,从线上走到线下,形成了多渠道的同频共振。
作为深圳三大国有文艺院团之一的深圳交响乐团,在疫情之初就快速转场线上。
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深圳交响乐团“空中音乐会”正式上线喜马拉雅APP。每周五晚,听众只需登录喜马拉雅,搜索“空中音乐会”专区,即可免费收看、收听音乐会的音频视频。音乐会精选出深交既往演出中的英雄主题作品,为抗疫加油。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等,歌颂英雄并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鼓与呼。
有人会问,空中音乐会人气能有多高?小政留意了一下,一个星期不到,线上收听量就突破了万!
4月初,随着疫情防控的向好,在继续“空中音乐会”的同时,深交的艺术家们走进音乐厅,开始了/音乐季的无观众排演,乐迷则可通过腾讯艺术频道线上免费欣赏新鲜的演出内容。
7月3日晚,“青春绽放”音乐会开启疫情后的首次商演。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澳门中乐团音乐总监的中国著名指挥家刘沙,携手从深圳走向世界舞台的杰出钢琴家袁芳,与深交合作演奏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接下来,7月10日、17日,深交音乐季的周五之约,终于一如往常。
在那些没有演出的日子里,演出场馆还能做点啥?作为代表之一的深圳音乐厅,也没闲着。小政发现,深圳音乐厅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