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季节,既是大人孩子们紧张忙碌的季节,也是收获丰收喜悦的开心季节。傍晚回到家里,父亲烫上一壶老酒,母亲麻利地做好一锅手擀面,炒上几个家常菜,一家人很快酒足饭饱。晚上的文化大餐,除了看露天电影,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听“即墨大鼓书”。
说起即墨大鼓书,那可是即墨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据说兴盛于清末民初,已经流传了上百年,流传范围不仅即墨一地,附近的莱阳莱西海阳崂山,都能听到大鼓书的唱腔。
20世纪70年代,在老家即墨就有这样一批大鼓书艺人,他们在政府的组织下,拿着介绍信,在麦收季节行走于乡村之间,为缺少文化生活的乡亲们送来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自己和家庭增加一点收入。他们少则二三人,多则四五人,基本都是盲人,也有个别身体有残疾或弱视的人作为领队或向导。小时候不懂事,把这种艺术行为叫做“瞎汉说书”,尽管并没有什么恶意,但是称呼人家“瞎汉”,确实不够尊重。
大鼓书艺人来村里演出,是村民文化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孩子们奔走相告,村干部把他们引领到大队部,安顿好住的地方,还要给他们派饭,就是指定一家人为他们做饭送饭。记得我们家就曾经派过饭,母亲会烙上几张葱油大饼,搭配上几个像样的炒菜,安排我和二哥送到大队部。他们的样子都非常和善,尽管看不见,但是说起话来幽默风趣,我问他们从哪里来的,其中一个胖胖的伯伯告诉我是从大留村来的。大留村是哪里呀?他会说明天要把我带走去大留村,吓得我就不敢再问下去了。还有一对王姓盲人夫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王对老婆非常照顾,走路牵着她的手,吃饭的时候给她夹菜,总能准确地放在她的碗里,这也是恩爱夫妻的典范了。
演出都是在大队院里进行,村里的老老少少早就占好了位子,高高矮矮地伸长了脖子等着好戏开始。盲人艺术家表演的内容,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大鼓书,传统曲目有《老来难》《十大孝》《孝孙传》,还有《金钗记》《莺歌记》等等,用现在的说法传播的全是“正能量”,教育大家行善尽孝团结和睦。即墨大鼓书是一种有说有唱的曲艺形式,每人一件乐器,有大鼓、鸳鸯板、三弦、二胡,主唱者一般呈站立姿势,一手敲着鼓,一手打着鸳鸯板,旁边坐着的人则操着三弦二胡,为主唱伴奏和声。
演出一开始总是要与现场的观众互动一下,如果哪个小伙伴晚饭吃多了放了一个臭屁,胖胖的主唱就要问他吃了什么好东西,接着插科打诨开几句玩笑话,很快就把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只听见咚的一声鼓响,场下登时静了下来,大家鸦雀无声,艺人们的精彩表演开始了。那天晚上的演出的节目是《孝孙传》。故事说的是:孩子的父母对爷爷不孝,不给吃喝,非打即骂。有一天,父母用筐子把爷爷抬到荒山上遗弃,放下筐子就要走,孩子说:“咱们把筐子拿回家吧?”父母问孩子:“还要这个干什么?”孩子说:“等你们老的时候,我要用它来抬你们呀!”父母幡然悔悟,跪在爷爷面前央求原谅。最后一家人恭恭敬敬地把爷爷抬回了家……
由于大鼓书用的都是即墨当地方言,夹杂少许村野俚语,艺人们表演很卖力,一会儿高亢激昂,一会儿如泣如诉。说白的时候吐字清晰,演唱的时候婉转悠扬。台下听书的乡亲们,有很多是铁杆粉丝,有的老人听着听着竟然感动不已留下了眼泪,孩子们也是听的津津有味,没有一个捣乱的。一般情况是艺人们唱完了两个曲目,就在大家恋恋不舍中散场了。
清平乐(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麦子熟了,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着麦秸的清香,远处传来青蛙欢快的合唱,孩子们今晚肯定会有一个甜甜的梦……
注:摘自散文集《麦子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