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一场演出连续返场25次,为何却遭相声界前辈大骂没艺德?06年郭德纲第一次回到老家天津举办相声省亲专场,现场观众热情高涨,老郭更是越说越兴奋,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一次次返场,4个小时45分钟的专场郭德纲一个人就连续返场了25次。
很多观众或许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也许25次返场不仅意味着你脑子里需要有足够多的作品,但对于演员来说更是个体力活,一般人就是站在台上两三个小时也够呛,更别说郭德纲当年又说又唱又学又演,时不时还来个叫小番了,那当真是拼了命了。这场演出让台下的观众们过足了瘾,郭德纲也因此在相声界一战成名,可就在外界对其一片叫好声时,相声界的同行们却将其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当众大骂郭德纲没有艺德,就连老郭亲手教出来的徒弟也在这种时候跟着倒戈,其实在相声界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返场不过三,一来是因为相声演员本身的功底和控场能力不足以支撑多次返场,二来则是靠饥饿营销的方式让观众惦记着你的表演才能继续卖票,郭德纲此举相当于是砸了主流相声的饭碗,相声界的前辈孟凡贵为此当众怒斥郭德纲没有艺德?你自己把所有的段子都给说了,让别人的演员说什么去,就和戏曲一样,你唱了马派,后面马连良的票卖谁去。
言下之意就是说老郭败坏市场风气搞恶性竞争,除此之外,孟凡贵还直言郭德纲的段子他会说,别的演员也会说,但是别人为什么不说,说白了就是擦边内容太重,难登大雅之堂,并举了个例子内涵他,演员在台上裤子脱了也能逗乐观众,但是这不可取,也不能很好的传承传统艺术,少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步骤。那么郭德纲一场演出返场25次,到底是打破传统还是搞恶性竞争?
其实郭德纲当年的做法放到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卷,06年正是郭德纲将班主制的北京相声大会转为公司制的德云社的时候,创业之初老郭很拼,尽管当时的德云社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对于整个相声行业来说依旧是后起之秀,所以老郭还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借此获得观众的眼熟与市场的认同,这才让体制内的艺人感受到了生存危机,而郭德纲的卷也带动了整个相声行业都被迫卷了起来。
毕竟当别人都在卷,你不卷就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如今的情况也似乎从侧面验证了这句话,德云社的分社和演员遍地开花,昔日的主流相声却逐渐销声匿迹,但一家独大却也并非好事,德云社的门票从几百块一路被炒至上千元,其他不知名的小剧场则面对着随时都有可能倒闭的风险,孟凡贵担心的问题似乎也在逐渐成为现实。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571.html